加利福尼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叢京生;
加利福尼亞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King Liu, Tsu-Jae;
通用電氣副總裁陳向力;
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Leung, L. Ruby;
倫斯勒理工學院電子與計算機系統(tǒng)工程學院教授周祖康(Chow, Joe H);
南加州大學化學工程和材料科學系教授張東曉;
西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黃永剛;
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外籍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的新聞稿稱,入選NAE院士,對于工程師而言是最高的專業(yè)榮譽。這一榮譽是對入選人在工程領域內從事研究、實踐和教育做出卓越貢獻的肯定。
在今年的名單中,人工智能領域有兩位著名人物入選。分別是Facebook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楊樂昆(Yann LeCun),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
沈向洋
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是今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選出的外籍院士之一。沈向洋出生在江蘇南京,大學畢業(yè)于南京工學院(現(xiàn)為東南大學);后相繼獲得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yè)后,進入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成為著名的計算機專家拉吉·瑞迪(Raj Reddy)教授的學生,1996年獲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機器人專業(yè)博士學位。
沈向洋是計算機視覺和圖形學研究的專家,同時也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xié)會院士(IEEE Fellow)及國際計算機協(xié)會院士(ACM Fellow),曾任國際計算視覺期刊編委會成員,擔任2007年計算機視覺國際會議議程主席。曾發(fā)表關于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圖形識別、統(tǒng)計學習和機器人科學方面100多篇論文,擁有超過50項美國專利。
對于沈向洋的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認為:“對計算機視覺和計算機圖形學有突出貢獻,領導行業(yè)的研究和產品發(fā)展”。
相關推薦
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8月22日,微軟在北京總部發(fā)布新一代(第五代)小冰,宣布進入第五個國家印度尼西亞。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為此專程趕過來,上主席臺演講,會后接受小型的專訪,暢談微軟人工智能戰(zhàn)略,以及小冰之于微軟人工智能的意義。前任陸奇離職微軟加盟百度之后,沈向洋成為微軟AI方面重要負責人,掌舵著微軟巨頭在人工智能時代前進的方
2月10日消息,據(jù)AllThingsD報道,微軟Windows部門總裁史蒂芬·西諾夫斯基(StevenSinofsky)接受采訪時稱,第一款運行Windows8的ARM架構芯片產品,會與運行Windows8的傳統(tǒng)英特爾和AMD芯片電腦同時推出。西諾夫斯基還表示,ARM產品上的Windows系統(tǒng)將攜帶多個Office應用程序,包括Word、PowerPoint、Excel和OneNote,不過這些軟件都進行了修改,以非常節(jié)約電力的方式運行。但西諾夫斯基稱,雖然這些應用軟件可運行在傳統(tǒng)的Windows桌面上,但除了Windows本身的組件外,只有這些軟件可被允許運行在ARM設備上上。西諾夫斯基對A
微軟和蘋果開始在桌面之爭中走向不同的短點微軟和蘋果的桌面之爭一直處于膠著狀態(tài),并且近期都透出了最新桌面操作平臺的最新消息。蘋果已與日前發(fā)布了最新的OSX10.8(代碼名MountainLion)的開發(fā)者預覽版操作平臺,而微軟也已經公布了其上市Windows8消費者預覽版的計劃,或將于本月底的MWC2012上正式發(fā)布。從兩家移動操作平臺的不同走勢來看,微軟和蘋果開始在桌面之爭中走向不同的短點。微軟Windows桌面的移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