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DVBCN參與聆聽了場關于5G廣播的研討會,主要涉及的是基于大塔的5G廣播,與中國廣電的5G NR廣播不是一回事兒,主要是注意到有一些媒體沒搞得特別清楚,再做些研討會中國外廠商的一些看法及歐洲相關國家進行的5G廣播傳輸測試情況,也算是作個對照參考。
基于3GPP R16標準的5G廣播,其主要目是利用5G技術對廣播電視大塔的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讓廣播電視大塔信號不但到電視,而且可以到手機等移動終端。包括羅德與施瓦茨等知名廣播廠商也認為,與傳統(tǒng)廣播業(yè)務相比,5G廣播支持手機接收和移動接收,終端無需注冊為移動運營商的用戶,支持在無SIM卡的情況下收看廣播電視節(jié)目。5G廣播可進一步與通信網絡融合組網,將在融媒體、新聞傳播、公共服務、電視直播、應急廣播及智慧連接等業(yè)務方面發(fā)揮巨大作用,是盤活現有廣播電視基礎設施等資源,重拾并擴大市場的難得機遇和最佳途徑。
放開國際視野,眾多的市場參與者均在致力于廣播技術的未來發(fā)展,廣播技術的未來不僅限于廣播行業(yè)的視頻、直播或線性內容分發(fā),還將在其他用例及其他行業(yè)中發(fā)揮作用。像內容提供商們當前已經在產業(yè)領域越來越突出,但他們也面臨著包括如何降低整體分銷成本、如何更廣泛觸達受眾以及如何具備更靈活可靠的解決方案等問題。而廣電網絡運營商們,則也面臨如何增加利潤、如何提高市場份額以及未來如何站穩(wěn)腳步等許多的實際問題。
隨著用戶收看習慣的演變,特別是朝著移動性的方向發(fā)展,相較于傳統(tǒng)電視形式,人們越來越喜歡通過移動等便攜式設備進行內容消費,因此流媒體服務更受到青睞,線性內容逐漸失去人氣,廣播市場更需要及時洞察到未來的技術形勢。對于下一代數字電視技術的未來方向,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的路線,像中國的DTMB-A等,歐洲一些國家將5G廣播視為是具備潛力的技術正進行著研究以補充現有的DVB-T及DVB-T2。
5G廣播在網絡結構方面,相當于是在移動通訊網絡接入網端接入了大功率發(fā)射機,用于傳送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信號,也能幫助移動運營商下發(fā)移動網絡的廣播業(yè)務以及組播的信令需要。5G廣播網可以作為對移動通信網的補充,幫助節(jié)省一定的頻率占用帶寬,從而使其更好地開發(fā)新的傳輸能力及業(yè)務。此外,通過廣播的大塔發(fā)射機發(fā)送廣播業(yè)務,還能幫助降低移動通信的基站能耗。
(這里就不再多做解釋了……)
5G廣播網除了提供用戶以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業(yè)務外,還能提供以更好地視覺及聽覺體驗,如VR/AR的全場景三維立體視聽效果,由于通信運營企業(yè)實質上對于這樣的業(yè)務意愿并不強烈,因此5G廣播網可以實現獨立的部署。
當然,還可以通過將BM-SC、MBMS-GW、MCE三個網元合為一體,使其成為簡化版的高塔5G廣播網絡構架。
另一種5G廣播網絡結構便是基于SDL的廣播/組播蜂窩網絡,主要就是接入網端的基站中接入了小功率的發(fā)射機,建立類似于移動通信的蜂窩覆蓋網絡,但依據當前政策等來看,實現起來還較為困難。
未來的廣播電視網絡覆蓋模式中,不僅能通過大功率高塔及中功率中塔實現大面積的網絡覆蓋,針對于小區(qū)等覆蓋及特殊應用等,也應能通過小功率發(fā)射機實現補充覆蓋。例如在一場足球賽事中,屆時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能實時接收現場的直播信號,包括不同看臺視角的運動員、裁判員的畫面,聽到現場的聲音,甚至也能參與到現場互動,其便需要大中小的不同發(fā)射功率方式去實現。
現有的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包括DTMB、DVB-T2、ATSC 3.0等等與5G廣播比較,前者其實均不能實現通過手機接收。
值注意的是,ITU(國際電聯)已經認可并批準了5G廣播系統(tǒng)即L-系統(tǒng),在2023年即將發(fā)布這份報告,屆時各國可以選擇部署這項技術。歐洲的像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以及拉丁美洲的巴西、哥倫比亞等國家,已經或正在推進5G廣播的研究測試進程。在應用場景方面,除了廣播電視服務、直播帶貨等增強體驗外,還能提供車載場景下的內容分發(fā)服務,特別是通過5G廣播技術也能提供以公共服務、公共預警等多種類型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