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獲得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右)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左)頒發(fā)獎勵證書。
中國聯(lián)通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新型光纖制備技術及產業(yè)化,中國移動蘇郁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密集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網絡化資源管控技術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大家習慣說的“國家三大獎”。此外,還包括授予外籍科學家或外國組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以及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按照規(guī)定,從2017年起,每年三大獎的授獎總數將不超過300項。
最新公布的獲獎名單顯示,中國聯(lián)通、中國移動、中興通訊、華為等通信企業(yè)/員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具體如下: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電子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完成單位/個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新型光纖制備技術及產業(yè)化,完成單位/個人:王瑞春,羅杰,王光全,韓慶榮,龍勝亞,朱繼紅,張磊,楊晨,沈世奎,王潤涵,(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lián)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密集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網絡化資源管控技術,完成單位/個人:李建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盛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紅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蘇郁(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陜西有限公司),俞新民(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張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智慧協(xié)同網絡及應用,完成單位/個人:張宏科(北京交通大學),楊冬(北京交通大學),江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平(北京交通大學),謝大雄(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王志全(神州高鐵技術股份公司)。
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22-14納米集成電路器件工藝先導技術,完成單位/個人: 葉甜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徐秋霞(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陳大鵬(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殷華湘(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霍宗亮(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張衛(wèi)(復旦大學)。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光網絡用光分路器芯片及陣列波導光柵芯片關鍵技術及產業(yè)化,完成單位/個人:安俊明,吳遠大,胡雄偉,胡家艷,鐘飛,王紅杰,張家順,王亮亮,李建光,宋瓊輝,(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顯示,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guī)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國務院批準并報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授予王澤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